偏执型人格为什么难以改变?
作者:王春 2022-05-25 20:30:52 心理百科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类人:斤斤计较,敏感多疑,固执暴躁,易激惹,道德感过强,不易亲近,很难允许不同的意见和想法等。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或者伴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种类型的人,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偏执型人格的人。一般他们在未成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有相关的预兆表现,在各种环境背景下广泛地对他人不信任及多疑,以至于将他人的动机解释为深具恶意。

偏执型人格为什么难以改变?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TR)诊断标准,有以下多种表现者往往已经到了人格障碍的程度了:

无足够事实佐证下,怀疑别人正在利用、伤害或欺骗自己。

无凭据地怀疑朋友或伙伴的忠诚或可信任度,心思专注于此。

不肯对他人吐露心事,只因无理由地害怕谈话内容会被恶意地拿来对付自己。

在别人无害的评论或事件当中,读出隐藏的贬抑或威胁意义。

持续地抱持怨恨,亦即无法宽恕别人对自己的侮辱、伤害或轻蔑。

面对一般人并不觉得有明显冒犯的状况,却自觉人格或名誉被侮辱,因而急速愤怒回应或反击。

无凭据地一再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实。

这类偏执的人,多数有几个特点:

偏执型人格为什么难以改变?

敏感多疑、难以信任他人,易出现被迫害感,控制欲强,难以宽恕、耿耿于怀,很难自我反思和改变,严肃警觉、不易放松。

也因此,这类人的人际关系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他们很难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问题,反而喜欢给对方施加各种道德上的指责与压力,最终导致要么关系断裂对方离开,要么对方被控制,只能牺牲掉自我的一部分来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这份关系。

所以,改变这类人特别困难。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受害者的极端思维模式。

他们容易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价值判断中。

你有和我不一样的想法,就代表你在质疑我否定我,因为很多事情只能有一个正确答案。他们难以理解和接受观念的差异性,很难共情性理解他人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位置和想法。

只要对方未按他的期待来对待他们,便容易被当做是对他们的否定与排斥。他们会过分放大他人的攻击性与敌意。

推脱责任,在他们那里,反思就像检讨,沟通意味着归罪,因此他们很难主动去认错,真正和他人有建设性的沟通交流。

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是危险的不可预知的,是要经常防范和警觉的。他们很容易陷入到受害者与施暴者的二元思维中,难以看到其他关系模式的存在。

其次,害怕信任。

有很多研究发现,偏执型人格的人,多数在童年时期经历过各种被忽视或者苛责对待甚至严重虐待的经历,这让他们慢慢形成了不信任关系怀疑关系的感知模式,同时也让他们根深蒂固地相信这世界充满了不能信任与无法预测的陌生人。

信任是可怕的,和信任有关的表现,比如示弱,求助,情感流露等都是可怕的。

这造成了两种情形:

一方面他们会以控制关系的方式来抓住和确定关系,而不是对对方施以信任,比如对对方有很多具体的要求,不能违背,不可变通,或者以“我对你那么好,你也应该像我那样对待我”的隐形方式来施加控制;

另外一种情形是他们的期待像一个无底洞,你做了再多,有一点不如他意,很有可能他就会勃然大怒重蹈覆辙,把你变成一个十足的坏人,让你感觉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这常常让身边的人极其挫败和无力,似乎永远也填不满他的要求。重建信任感,极其困难。

偏执型人格为什么难以改变?

最后,内在的低自尊和自卑

尽管表面上看,他们的表现常常是苛求的、傲慢的、讲究道德感的。但恰恰相反,偏执者的内在极其低自尊和自卑。甚至于前面的两种原因,都根源于此。

他们害怕并且敏感于外界的否定、贬低和恶意,不在于外界真的有多可怕,而在于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学会真正的相信和喜欢自己,不能真正的接纳和肯定自己,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有价值,他们从心底是憎恨自己的,就像他们想象中的别人一样厌恶着自己。

但他们又难以面对这样幽暗的自己,才会把这份攻击性投射到外界,外化成外界的危险与恶意。

相比于面对内心如此的冲突挣扎,把他人当成坏人然后防备打击要安全得多。也正因此,他们才总是重复地在关系中感觉到被针对和恶意。

他们的偏执,是内在脆弱上长出的刺,刺痛了对方,保护了自己,却也因此变成了一个作茧自缚的游戏,一个双输的游戏,在打败改变者中证明自己,在证明自己中走向沉沦和绝望。

当然,有的人的偏执,也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会显露无遗。即使是偏执,也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既然是人格上的问题,就意味着后天环境的影响因素占大多数,也就意味着这样的问题仍然有改变的可能。

那怎样才能更好地与这样的人相处呢?

首先,不要想着迅速改变对方。

偏执型人格为什么难以改变?

他们对于被改变很敏感,或者说容易从改变的要求中感觉到被质疑与贬低。所以:

一来需要做好长期改变和适应的准备,不是短期快速能够解决问题的;

二来,不要太明显的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不要过于强烈明确的要对方改变。

尤其需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尽可能不要以指责要求的方式来表达,会特别容易激起对方的敌意和排斥。以协商、甚至示弱的方式来表达,反而能更好地绕过他们低自尊的防御,进而有所推动。

举个例子:当对方指责我们没有很好的记住他说过的话时,我们可以顺势回应说“我这人有时候记性不好,你以后能不能为我多说几遍呢?”

通过这样的邀请,既保护着对方的自尊,也在推动对方尝试去适应和改变,其中,不计较对错才能让对方放松下来,进而产生改变的可能。

其次,保持冷静,尽量避免陷入攻击指责的游戏。

偏执型人格为什么难以改变?

如前所述,偏执者极易不信任关系,质疑你的意图,习惯战斗模式,使得我们容易被投射和影响,进而被激怒,陷入某些争执和证明当中。

这样一来,这个过程就会没完没了。因此,与他们互动时,冷静克制,尽量不陷入争论、不情绪化很重要。

但是,这份冷静,不是自我压抑,而是我们真的有足够深的自我认同自我悦纳,不容易被他们的怀疑甚至攻击所动摇挫伤。这一点极其重要,却又极其不易。

所以,适当的跳出来,提醒自己,对方可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心理能量去接受容纳他们自己的愤怒和攻击性,这是他们内在过度脆弱和苛刻的外在反应,我们不需要去较劲和认同他的这部分想法,会更放松一些。

同时,不急于自我辩解,甚至适当的允许自己被当做坏人看待一会儿,也有助于避免火上浇油,陷入无谓的争执升级中。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寻求亲人朋友等第三方的倾诉理解,以便让自己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再与他们展开交流比较合适。

总之,通过这个过程放松关系,减轻其中的张力,让对方有意愿进入沟通讨论阶段。

第三,沟通中尽量保持真诚、清晰化的姿态。

偏执型人格为什么难以改变?

在沟通中以坦诚好奇而不带攻击性的态度交流很重要,比如被对方批评之后,我们可以适当的这样表达我们的内在感受:“你那样指责我时,让我感觉我好像罪大恶极,仿佛我犯了很严重的错,极大地伤害到了你,你能告诉我是这样的吗?”

借由这样的询问,既表达了自己对于事件的感受和想法,也关注到了对方可能和我们不一样的内在,对方可能会因此放下防备,愿意进一步讨论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甚至可能会开始关注自己的反应是否过度,是否伤害到了你。

另一方面,很多偏执者容易曲解他人的意图,过于自信,缺乏足够的自我反思,他们很少会说“我感觉你似乎在针对我”,而是会直接说“你在针对我”,他们很容易过快地形成极端化思维。

因此,不断地还原和清晰化事情发生的过程,有助于还事情以真正的全貌,也有助于让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做了什么。从而增进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共情能力。

第四,降低期待,积极关注。

偏执型人格为什么难以改变?

对于偏执者来说,要发生改变既困难又可怕,因为那意味着失控。

尤其是当我们想要对方以我们习惯的方式来和我们互动反应时,那可能是他们极其不熟悉的方式,相当于要求他们拿掉一直以来的盔甲和武器,会激发极大的不安。

所以,我们如果真的希望关系稳定,尝试放下过度的期待,努力看到他们行动底下的那些未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爱与怕。其实他们一样有自己的爱与需要,有自己的依赖和害怕,只是更害怕直接表达出来而已。

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并引导对方表达他不善于表达的那部分情感,有助于关系的信任和升温。

当然,在他们极端思维习惯性爆发时,适时提醒他们积极回顾和关注关系中好的部分,也特别有助于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体验。

最后,不强求彼此,尽己所能就好。

偏执型人格为什么难以改变?

毕竟,改变一段关系本就困难,尤其是这些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他们自己来负责和承担的。

我们做好我们自己能做的和愿意做的,剩下的,只能交给对方和命运。

甚至必要时,选择离开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当然,如果对方不排斥甚至有意愿去改变,寻求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值得一试。毕竟,我们普通人的认识和能力也极为有限。

参考资料

《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临床应用与实务》 心灵工坊出版社Glen O.Gabbard, M.D.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视频课程
提供专业的心理学课程视频、适合学习
  • 负面情绪恋母情结容貌焦虑爱情挽回自卑心理弗洛伊德男人心理治疗师焦虑症MBTI心理健康心理医生绿帽情结孤独症源码智力双相情感障碍正念思维反刍职场心理性取向心理咨询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学家安全感心理测试